【文明网评】喜爱才女 更需热爱诗词

来源:   发布时间:2017-02-28

火爆电视荧屏的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》近日已落下帷幕,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夺冠。随着这档节目的播出,“中国诗词大会”、“武亦姝”等名词已纷纷成为热搜词。一档全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带动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,一位在比赛中夺冠的才女得到观众的赞叹和敬服,无疑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全民重温传统诗词的热潮,很多媒体也对此做了报道。 

笔者发现,大多数媒体把宣扬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积极意义作为重点,并且适当地介绍了冠军武亦姝的一些情况;但也有一些媒体,把武亦姝当作卖点和噱头,通篇地介绍武亦姝如何如何,一篇报道下来,把武亦姝奉为当下的女神,诗词反而成了陪衬。 

通过一位名人来带动某项优秀文化的传承,这是一件好事,比如,眼下如果很多人因为对武亦姝的喜爱而产生对传统诗词的热爱,从而掀起全民“诗词热”,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,反而是可以积极提倡的。但是,一些媒体大谈特谈武亦姝如何如何,把武亦姝捧成当红明星,置传统诗词于次要地位,顺着这种思路分析下去,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?感觉是武亦姝碰巧参加了一场诗词类的比赛,如果她参加了唱歌、舞蹈类的比赛夺冠而被大家喜爱的话,这些媒体同样可以大谈特谈武亦姝,只不过把报道里的“诗词”换成“唱歌”“跳舞”而已,这样一来,诗词是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。这岂不是舍本逐末的做法? 

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》既然播出,作为一档大型文化比赛类的节目,必然会有优秀的人才参与,优秀的人才当中有武亦姝,也有其他人。不管谁是冠军,都会得到媒体的关注,但最重要的关注点应该是诗词,其次才是冠军本人。本季的冠军是武亦姝——年龄小、有才华、身材高挑、漂亮、温柔大方,使得本来就“粉丝”众多的才女又得到了更多的“粉丝”,一些媒体也趁机加大力度,把一位女高中生造成了一位“女神”,如果“造神”的力度过大,就会把武亦姝造成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到那时,恐怕全国的中小学生诗词水平没有提升多少,压力倒是增大了很多吧。 

十多年前,一些媒体把易中天教授造成“学术超男”。记得曾经有记者采访易中天教授,问:“您喜欢‘学术超男’这个称呼吗?”易中天回答说:“不喜欢。”想必今天的武亦姝也不会喜欢一些媒体对她的追捧。武亦姝也说了,愿求“常清静”。但凡是用心学术者,不会对加诸身上的光环有很大兴趣,况且这种光环已经从文化性渐渐演变成综艺性娱乐性了。 

观众对文化名人的喜爱,不应超过对优秀文化本身的热爱,否则,这种“名人效应”只能是昙花一现。当诗词大会的热度过去之后,当一些新的帅哥美女占领电视荧屏之后,诗词和武亦姝的热度能不能保持如当下?倘若没有大众对诗词的热爱做基础,恐怕不能。 

看过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》节目,笔者也非常敬佩武亦姝,敬佩她才华横溢、诗书满腹,敬佩她从容自若、不惊不喜,敬佩她兰质蕙心、端庄优雅。虽然她不认识笔者,但是笔者和她一样都认识诗词,都热爱诗词,而且这种热爱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。 

我们希望的是,大众都热爱诗词,碰巧看到武亦姝夺冠;次之,是观众因为喜欢武亦姝,从而对诗词产生热爱,并且经久不衰。最不希望看到的是,大众近日喜欢武亦姝,过了这段时间,当有一个新的比赛或者事件,产生一个新的“女神”之后,把武亦姝和诗词都放在脑后了。

责任编辑:马超群
文明评论

“好人”是景区的最美风景

文明创建 我们的节日
中共邹平县委宣传部    邹平县文明办